关灯
护眼
字体:

130.焦饶国、巫咸国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在回王宫的路上, 刘子安再看那些热闹繁荣景象, 只觉得恍若梦幻一般,不像是真实的。

    “这城里之人亦要拉屎撒尿,不知他们是如何解决积累的屎尿?”走着走着,刘子安忽然想到, 不免可惜方才忘了问妮子。

    待回到王宫, 他已是饥肠辘辘,随便翻出些食物, 勉强果腹。此时想起朱蒙他们, 恐怕尚在宴席上与众人饮酒谈天,无暇再思及巫咸国之事,不免有些愁闷。

    他忽然想喝点酒。

    宝禾先生说他酒品差, 所以很少让他在外面喝酒, 他为了不惹先生不快, 也很少喝酒。

    好在, 他本身也不是个酒鬼, 喝酒还是喝水对他而言没什么太大区别。

    今天他忽然想喝酒,并不完全是因为喝了酒之后胆子比较大, 有很多平时不敢做,也做不出的事,喝了酒之后就可以做得出了,只因为他真的想喝。

    一个并不是酒鬼的人忽然想到要喝酒, 通常都因为他想到了很多别的事。

    刘子安就是这样。他想到了自己十六岁以前的少爷生活, 以及十六岁以后的旅者生涯。

    十六岁是个转折点, 在那一年,他碰到了宝禾先生。

    可现在,带给他转折的那个人又在哪儿呢?在巫咸国?

    刘子安一面喝酒,一面叹气,喝一口酒,叹一口气,不停地喝酒,不停地叹气。

    能喝这么多酒的人不多,这么喜欢叹气的人更少。

    “我见过喝酒比你喝得还多的人。”朱蒙眼看自己带回来的酒都要被刘子安喝光了,笑道。

    “我本身就不常喝酒。”刘子安嘟囔道。

    “可是像你这样会叹气的人,我实在从来都没有见过。”朱蒙接着道。

    刘子安叹了口气,道:“其实我也不见得天生就喜欢叹气的。”

    “你不是?”朱蒙有些诧异,在他记忆中,刘子安好像总是莫名其妙地在叹气,好像有无尽的烦恼一样。

    “不是。”刘子安道。他记得自己一直都是个爱笑爱闹的,似乎从来不知道愁苦为何物一般,胆子也大得很,为此先生当初没少说他。

    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爱叹气了?是从他发誓再也不会给先生惹麻烦那一刻开始?还是更早以前?

    “咱们什么时候出发去巫咸国?”刘子安忽然问道。

    朱蒙闻言长叹了一口气。

    “你为什么叹气?”刘子安笑问,

    “我是在为你担心啊。”朱蒙道。

    “可是我一点都不担心。”刘子安耸了耸肩,道。

    “那只因为你根本不知道巫咸国的那帮家伙有多大本事!”

    “本事有多大?”

    “大到这世上就没有他们想干却干不成的事。”

    “那就让他们想都不敢想!”刘子安猛喝了一口酒,道。

    朱蒙笑了,他就喜欢刘子安这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偏偏宝禾先生在的时候,这家伙总装得像只小白兔一样。

    “走吧。”朱蒙忽然道。

    “上哪儿去?”刘子安闻言一怔,下意识地看了看外面的天色。

    “去巫咸国啊。”朱蒙道,“你不是一直着急想去吗?”

    “现在?”刘子安虽然一直嚷嚷着要离开,可朱蒙这说走就走的架势,倒让他有点犯懵。

    “要不然呢?”朱蒙反问。

    “不用跟女王她们打个招呼吗?”刘子安小声道。

    “咱们要去哪儿还用得着跟别人打招呼?自然是想走就走。”朱蒙哈哈笑道。

    就在这时,乙戌君提着行李走了过来。

    “什么时候走?”他问道。

    说完,他和朱蒙一起转头看向刘子安。

    “现在!”刘子安拍了一下桌子,道。

    就这样,他们在夜色的掩映下,安全出了城门,捡一条大道,向前方走去。

    出了女子国,三人又走了多半日,料想对方不会再派人来追,方才止住了脚步。

    然而这一停下来,刘子安他们只觉得又渴又累,再也走不动了。

    “昨晚走得急,干粮倒是记得带了,可水却是一点都没带。”刘子安瘫坐在地上,叹道。他现在只觉得自己又累又渴,几乎快要昏过去了。

    “谁也没想到这一路走来,山上连一点水的影子都没有。”朱蒙抹了一把汗,道,“无木无水的,算什么山!就是小土坡也不至于这般寒酸吧!”

    乙戌君心知这两人是肉体凡胎,见他们抱怨无水,便主动请命要去找水。

    二人欣然应允,不过还是嘱咐他要早去早回,注意安全。

    乙戌君点头应下。

    走了不知多久,乙戌君忽见眼前出现了一条小溪,波光粼粼,清澈见底。

    他看了一会儿,忍不住蹲下捧了口水喝。

    那水甚是甜美,乙戌君心中一喜,正要用水壶装些水回去,忽见那小溪之中,冒出几个小人来,对着他横眉冷目。他们的身子虽不过三寸来长,却对乙戌君毫无畏惧。

    “你这家伙是哪里来的妖怪,为何要侵犯我焦饶之国?”

    乙戌君见这些小人说话,不觉吃了一惊,暗自忖道:“这些小家伙说附近有个焦饶之国,可这一路走来,明明连半个国家的影子却没看到......难不成是他们在扯谎?”

    那些小人见乙戌君不说话,更疑他心中有鬼,不觉大怒道:“看你这般吞吞吐吐,必是奸细,兄弟们,且将他捉住,押去见国王!”

    不过,虽然嘴上叫嚷得厉害,却无人出面来“抓”乙戌君。想来也是,他们这么小,乙戌君站在他们面前就好像巨人一般,要怎么抓?

    乙戌君忍不住笑出声来,道:“我今天就站在这里,顶天立地,任你们来抓。不过你们多少人来,只要我动了分毫,就算我输,心甘情愿去见你们的国王。”

    那些小人彼此互望了一眼,点点头,便有一人一猛子扎进水里,不见了踪影。

    “想来是去叫帮手了吧。”乙戌君心道。

    他看着眼前这几个严阵以待的小人,觉得十分有趣,于是问道:“尔等自称焦饶国,不知这国却在何方,怎的我从未听说过?”

    “像你这种俗人,哪里知道我们这国,实在是连仙境都比不上哩!”一个小人得意道。

    “哦,这倒要请教了。”乙戌君道。

    “你急什么,到时候见了我们国王,自然就分晓了。”又一个小人说道。

    乙戌君四处看了看,忽见水波大兴,无数小人踏水而至,又见小溪两岸,人头攒动,密密麻麻,如取食蚂蚁一般,看样子恐怕没有上万也得有个千八百。

    见伙伴到来,这些留守的小人大为开心,连忙吆喝起来,手舞足蹈。

    不过一眨眼的工夫,这帮小人就把乙戌君围住。他们有的带着绳索,有的手执长剑,有的紧握长枪,气势汹汹,誓要把乙戌君打败。

    乙戌君信守诺言,一动不动,任那些小人在他身上爬来爬去,缠绳子的缠绳子,捆藤条的捆藤条,那那些不过针尖大小的见刺他,拿玩具样子的长枪戳他,他亦不动怒,只当这帮小家伙是在帮他挠痒痒。

    就这样,乙戌君很快就被裹成了一个“大粽子”。

    那些小人各个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不过,见成功把乙戌君裹住,他们却十分高兴,竟不由自主地又唱又跳,好不快活。

    乙戌君见他们一副兴奋的模样,觉得十分好笑,然而面上还是一脸冷漠。

    “看到时候他们怎么把我运走。”他心道。

    果然,热闹过后,待要把乙戌君拖到国都去时,这些小人又叫苦不迭起来,即使他们有成千上万人,在乙戌君刻意压沉身子的情况下,也很难搬动他分毫。

    “搬不动?那就再去叫些人来。”乙戌君冷笑道。

    小人们都吓坏了,三三两两地立在一旁讨论起来。

    “这家伙到底是什么做的,怎么这般沉?”

    “我看他是石头做的,方才我怎么使劲,都刺不穿他的皮肤。”

    “我看他是烙铁做的,刚才我不小心用手碰了他一下,居然被烫出了一溜火泡。”

    他们正讨论的热闹,忽听一阵鹤唳,小人们惊叫着四散奔逃。

    “鹤来了!鹤来了!”

    乙戌君一看,是几只鹤从空中飞过。

    “这些小家伙跑什么?”乙戌君正暗自奇怪,忽见那些鹤俯冲下来,转眼各叼住几个小人,复转九天去了。

    乙戌君这才明了,原来这些鹤专门啄食这些小人,所以他们害怕至此。

    乙戌君无心在此枯等,于是便施法化作与那些小人一般大小,跟在大队伍中,沿岸狂奔。

    这些小人虽然步伐短小,跑得却是极快,乙戌君险些跟不上。

    “这恐怕就是为逃命而练就的本领吧。”乙戌君心道。

    跑了一会儿,那些小人的步子便渐渐慢了下来。乙戌君抬头一看,那小溪旁边,有一个黑黢黢的大洞,小人们都跑到那个洞里去了。

    于是乎,乙戌君一不做二不休,也跟着跑了进去。

    刚进这洞时,只觉入眼一片黑暗,只有些星星的火烛之光,把路程照亮。

    继续往前走,只觉周围越来越亮,渐渐便如同白昼一般。

    此时,乙戌君已到了一座城池,城门上挂着“焦饶国”三个大字。

    这城池究竟有多大,乙戌君不清楚。但是以他现在的大小来看,这座城池是在壮观,比起以富丽堂皇著称的女子国来不遑多让。

    进了城,只见一片热闹景象。三百六十行,行行有生意,人来人往,车如流水马如龙。

    这车马虽然现在看来与平日所见相差无二,但若以原来的身材来看,这些小车、小马不过只有乙戌君手掌大小。

    走着走着,乙戌君忽见不远处人头攒动,凑过去一看,原来是个招贤榜,是要招一个聪明强壮,能对付鹤的人。倘若此人能永除鹤患,国王许诺,愿将王位拱手相让。

    乙戌君看了两眼,走上前,一把撕下榜文。

    那看管的小吏一见,慌忙把乙戌君的手抓住,道:“方才是你摘的榜?”

    “是。”乙戌君点了点头。

    “大喜!大喜!赶紧与我面圣去!”说完,那小吏也不等乙戌君反应,拉起他就往前走。乙戌君任他拖曳,到了王宫。

    及至门口,又有数人不知从何处冒出,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带他来的那个小吏解释说乙戌君是来除鹤患的,众人闻言吃了一惊,慌忙把此消息传报国王。

    那国王一听,心中大喜,忙招乙戌君上殿。

    恰此时,百官正在议事,闻说招贤榜被人摘了,皆是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想知道那摘榜之人是何方神圣。

    然而,乙戌君一出现,他们便大失所望。

    虽然看上去像是个有本事的,但眼不惊人,行为粗鄙,见了国王,连普通的跪拜之礼都不行,只是昂然地站在那里。

    礼官看不过去,慌忙叫乙戌君行礼,可他哪里肯。

    “他是国王,难道我便不是了吗?凭什么让我来跪他!”他心道。

    好在那国王倒是有容人之量,缓声道:“倘若这位能人异士能治理鹤患,则我们一国都要服他管,难不成还要他向我跪拜?”

    乙戌君见国王是个亲贤之人,案子点了点头,问道:“你们这鹤患是怎么一回事?”

    “你既是我国之人,怎会不晓得鹤患之事?”一个大臣冷哼道。

    乙戌君顿了顿,也不急也不恼,平静道:“我是四海走得久了,把故国之事忘了个一干二净。今听说故国有这等好买卖,故此重新回国。尔等不知,我在外国学了大本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古通今,无所不知,那鹤患又何足道哉。”

    “原来却是个忘本的东西!”一个大臣似乎对乙戌君忘了故国之事颇为不满。

    其他大臣皆叹息起来。

    好在那国王并不怪他言语冒昧,解释道:“原本那些鹤每日吃些草露鱼虾也就够了,可是不知从何时起,他们听说人肉美味,便打起了我这一族的主意,终日在我国土徘徊,一见有我国民出国,在小溪边玩耍、游玩,便狠心将其吞食。至今为止,死在这上的国民已有将近千人。”

    乙戌君听了,沉默了半晌,道:“这事好办。”

    “果然是从国外回来的,此时便有了主意。”那国王虚心问道,“却要如何?”

    “尔等只要不出此城门,便不怕那些鹤了。”乙戌君道。

    “原来是这等馊主意!不出城门,我们一国之水从何而出?况且老是闷在城中,不外出游玩,国民必定会发疯发狂,到处滋事。长此以往,国将不国矣!”那些大臣怒道,显然并不赞成乙戌君的方案。

    “既然如此,我便还有一个计较。”乙戌君道。

    “但请说来!”国王道。

    “待会儿你们找几个胆子大、跑得快的跟我出去,然后便看我的吧。”乙戌君道。

    众人虽不知他要做什么,但还是按照他的吩咐找了人来。

    到了洞外,那些鹤见又有美味送上门来,忙俯冲而下,想要啄食。

    乙戌君冷笑一声,陡然变回原来的身形,抓住其中一只鹤,一下子便扭断了它的脖子。然后,趁群鹤慌乱之际,吐了一把火,把它们身上的羽毛烧得焦黑。

    群鹤大惊,怪叫着落荒而逃。

    乙戌君冷笑一声,变回了焦饶国人的大小。

    果不其然,在场的众人都惊呆了,口中不断叫喊着:“果然外国回来,本事便大了许多,连这种变化的本事都学到手了!”

    乙戌君微微一笑,心情十分愉悦,在众人的簇拥下返回了王城。

    然而,才一进王宫,就见众大臣满面愁容,涕泗俱下。

    乙戌君奇道:“尔等既已除鹤患,何以竟忧伤起来?”

    “鹤患除了我们心里自然欢喜。只可怜国王,今日便要退位与你,却不伤哉!”一个大臣哭哭啼啼地说道。

    乙戌君冷笑,道:“方才揭榜,不过是看你们可怜,助你们一臂之力而已。至于国王之位,非我所求,尔等却莫要再做这等婆娘之态!”

    说完,乙戌君转身便走。

    那些大臣一听此语,便知此人也是个明事理的,哪里肯放他走?

    国王亦抵死要他留下,说自己不能做了负义之君,一定要把王位传给乙戌君。

    乙戌君心下叹息,没想到这小民之国,比起那些大国来,反而更具仁义之心。当下也不忍叫他们为难,简明扼要地向他们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我的国民亦在等我。”在最后,他是这样说的。

    众人无法,只得放他离去,不过与此同时却也承诺,焦饶国的大门将永远向他敞开。

    除了洞外,乙戌君心里感慨万千,走了几步,忽然想起此行目的,急忙拿水桶灌了两桶水,向回赶去。

    等回到刘子安他们那儿,二人已等得心焦。

    “怎么去了那么久?莫不是迷路了?”刘子安猛灌了两口水,问道。

    “或许吧。”乙戌君笑了一下,答道。

    朱蒙确是不信,道:“你骗得了子安小哥,可骗不了我朱蒙。看你一脸喜色,定是在什么地方得了好处,却不肯跟我们说,是不是?”

    乙戌君摇头否认。

    又歇了片刻,三人便继续上路了。

    此时,天空中下起了斜斜的细雨。

    刘子安忽然有些不敢想宝禾先生。

    “相思”已令人缠绵入骨,黯然销魂,那“不敢相思”又是种什么滋味呢?

    多情自古空余恨。

    如果你不敢多情,即使情深入骨,也只有将那一份情埋在骨里,让这一份情烂在骨里,死在骨里。

    那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

    刘子安忽然合起了他手中的伞,让冰冷的雨丝打在他的身上。

    风雨无情,可是又有几人知道无情的滋味?

    他忽然好像喝酒。

    好在,前面不远处就有酒楼。他们已经到巫咸国了。

    奔波了这么多天,刘子安他们进城的第一件事不是找住的地方。而是先吃顿好的。

    若是跟宝禾先生出来自然不会这样,他肯定先把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之后才考虑吃东西的事情。也正是因为如此,刘子安的包裹里总是备着吃食,以备不时之需。

    先生啊......

    刘子安幽幽叹了口气。

    朱蒙有钱,所以他点了很多菜,点了最好的菜。

    然而,刘子安却为自己点了两样东西,一壶酒和一串辣椒。

    用辣椒下酒,吃一口鲜辣椒,喝一壶辣酒,那才真辣得过瘾。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