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六六章 【生为宋卒】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最快更新宋道最新章节!

    乾道二年的正月十一,倒也算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好天,一早虽然呼呼挂了阵北风,但到了午后便也云开见日,见着了难得了冬日暖阳。

    只不过,被这冬日暖阳打在身上的东京城守军们却丝毫未有感觉到什么暖意,有得仅仅焦躁与不安,而这种感觉的来源正是城下旌旗林立,已经列出了攻击阵型的近十万大军,尤其是这些看上去即将要进攻东京城的敌军,看上去一个个穿的竟还是宋军的装束,这如何叫人不焦躁?

    李纲今日倒也换了一身文山纸甲,却是不配鏊兜,只是将头上发髻以红巾裹扎,配合他唇下的尺多长髯,看起来倒也是一副典型的儒将装扮。不过如今看上去,李纲的双眼赤红,眼袋肿大,口唇干裂,也是一副焦躁不安的模样,而让他如此这般上火的缘由,显然就是城下的宋军了。

    “哼哼!耿唐二贼,狼子野心!”看着城下近十万禁军,李纲虽然咬牙切齿,但面目表情却是自我控制得很好。眼下这支禁军,自然就是赵桓带去泰山封禅的那支,在兖州被授予耿南仲、唐恪二人统领,后来先是退自南京应天府,又于昨夜抵达了东京城下。

    前文有述,这支由捧日军、龙卫军和御车军组成的大军,本来就是用作礼兵,随赵桓去泰山封禅装逼的,因此随军的甲胄虽然齐全,但骑步配置却不足够,其中超过八成都是步卒。而随着赵桓先是抽掉两千捧日军精锐骑兵护送自己跑路在鱼台遭伏,随后韩进宝又抽掉五百御车军精锐骑兵携带全部马匹前往追击,最终使得这支禁军成为了一支纯步卒的军队。

    可就算即便如此,才用了二十多天就从山东兖州赶回了东京,倒也算是得上精锐了。

    而如今的问题,当这近十万的大军昨夜风尘仆仆赶到东京城下,想要入城驻扎歇息的时候,李纲却是严令四门紧锁,不与放行。不得已,这支宋军只能在城下冻了一夜,今日一早便再次列阵于城前,等待着打开城门,入城归建……至少,如今在城下打着哆嗦排着队的官兵们是这么想的。

    也就在李纲与城头骂着耿唐二贼的时候,位于城前军中的耿南仲、唐恪二人,同样也在骂着“李纲匹夫”。

    先说耿南仲,此人字希道,本是开封人士。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进士,历任提举两浙、河北西路常平,提点广南东路、夔州路刑狱,荆湖、江西路转运使。后入为户部员外郎,辟雍司业,坐事出知衢州。政和二年时,为太子右庶子,改定王、嘉王侍读。俄试太子詹事,在东宫十年。

    赵桓即位后,拜资政殿大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升尚书左丞、门下侍郎,因力主割地求和又对赵桓封禅一事大力迎奉,因此在兖州被赵桓封为行营使、

    至于唐恪,此人字钦叟,余杭钱塘(今属浙江杭州)人。哲宗绍圣元年(1094)进士,历任郴县尉、榆次知府、擢提举河东常平、江东转运判官,乾道元年刚进拜的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也即宰相),在兖州被赵桓封为御驾总管。

    说来二人也是倒霉,原本在兖州时,他二人就对赵桓采信那“金蝉脱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