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63.0142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通议大夫、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一连串的头衔和职位,老百姓说来说去,也分不太清楚。

    奉书从哥哥那里听到消息,几乎是尖叫着跑入内堂,正撞在母亲身上。她大叫道:“爹爹又被封官了!他还在带兵!”

    随之而来的便是一连串的坏消息。淮东、淮西尽为元军占领,那个曾中了反间计的李庭芝一直坚守奋战,直到被俘,最后不屈而死。元将李恒——便是那个文璧最为忌惮的将领——已经平了江西,家乡终于沦陷。阿里海牙平了湖南,正向广南步步推进。忽必烈传檄招降,降书如雪片般飞进蒙古军营。到了六月,广州守将献城投降。

    奉书突然想到那些滞留在广州的波斯人。

    广州紧邻着惠州西部。此时惠州城里已是人心惶惶,城外天天有士兵操练,号角和鼓声从清晨一直响到傍晚。奉书在二叔的书房里发现一张大大的地图,每当某处州郡陷落的谍报传来,他便在地图上用红笔圈一个圈。到得后来,纸上密密麻麻的一片血红,疏密有致,像病人在春天出的疹子。

    七月,正是天色最热的时候,消息如清风般传来,文天祥已到了福建南剑州,在那里开府募兵。一时间,各地豪杰奔走相告,义军纷起响应,当真有一呼百应之势。

    奉书只记得自己和三姐、四姐一起,被塞进一顶小轿子,在黑暗中一路颠簸。家里的女眷都不会骑马,又都是一双小脚,连走路都走不快。她听到轿子外面马蹄声声,看到明明暗暗的火光不规律地闪烁着。县城里到处都是百姓的哭喊。父亲属下的兵卒徒劳地安抚着,让他们快撤,快藏好家里的钱财,快躲起来。

    轿子里窄小无比。三个姐妹抱成一团,都感到对方身上在发抖。

    文天祥决定向永丰方向撤退。一连十几个时辰的急行军,没有时间停下来休息、做饭、甚至解手。奉书感觉外面的轿夫换了好几茬,有时候轿子跑着跑着,便磕在了地上,那是抬轿的轿夫中箭倒地了。

    奉书在轿子里坐不住了,掀开帘,跳下地来,说道:“我自己走!”

    可还没走几步,前面的路上便堵满了成群的难民,大家口里纷纷传言:“鞑子拿下永丰啦!大伙快跑啊!”

    几个督府军将领立刻安抚道:“不可能!那里有邹统领的三万兵马!不许再传谣言,否则军法处置!”

    但没有一个人真的被“军法处置”。因为所有人都在那么说。突然,人群分开一条小缝,几十个宋兵满头满脸都是鲜血,跌跌撞撞地从前方跑过来,看到文天祥的轿子,便即伏地大哭。

    奉书看清他们的模样,不禁尖叫了一声,胃里一阵翻腾,将早间吃的几口冷饭全吐在了地下。

    那些人的双耳全都没了。

    那是邹洬手下的民兵。三万人,虽然不少,但全是步兵,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新招募来的民兵。虽然大家都是一腔热血,勇气过人,但骑兵冲来,登时如同虎入羊群,砍瓜切菜一般。只一个时辰功夫,督府军便即死的死,伤的伤,溃散的溃散,仓皇撤兵,留下一路尸体。这几十人,是让元军捉住,又放回来,以示挑衅的。邹洬本人则身受重伤,让亲兵拼死护送,突围出来。

    谈笙看出了她的惊恐,慨然道:“咱们中国人之所以胜过鞑子,最要紧的就是礼义纲常。国难当头,忠臣孝子,殉国死节,有何希奇?谈笙投靠督府军之初,就和文大人袒露心迹,胸中早存了殉国之念,若是屈膝事敌,岂不是教后世人都看不起?”见两个女孩点了点头,忽然又笑了笑,低声说:“不过咱们既然还没死,那就是老天要我们活着,咱们得顺应天命。”说着,扶着四姐的肩膀,用力走了两步,说道:“鞑子还在这一带耽着,想等雾散了,再仔细搜捕。请小姐们随我去避一避吧。”

    两人点头不迭。虽然谈笙年纪轻轻,可毕竟也是和父亲共事的“大人”,还那样的有见识,听他的,总没错。只是他腿脚有伤,不得不让四姐搀扶着。他还说自己冒犯失礼,连连道歉。

    三人相互扶持,尽往荒僻处走。隔着树林,不时隐隐听见大路上传来的马蹄声和号令声。隐约能看到路上驰过一队又一队的骑兵,队列齐整,秩序井然。这时山中雾气弥漫,这些骑兵从迷雾中冲出来,又奔进雾里,好像是天兵天将一般。

    胡奎回到舱里,眉头紧蹇,对杜浒道:“没想到一进建康府,居然查得这么严,不知蒙古人又在搞什么鬼。城外也在盘查,今日是没法再走了,就近泊船,宿一夜吧。”

    胡奎又把奉书叫了起来,笑道:“小东家,今天咱们不走啦。在船上睡了这么多日子,累不累?今晚咱们在城里找个客店,好好歇一歇。”

    奉书茫然道:“客店?”她已经很久没听到这个词了,想了一会儿,才明白胡奎的意思,连忙点头。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